2025年离婚流程详细步骤
2025年,中国离婚主要分为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方式。根据《民法典》及最新政策调整,两种方式在流程、材料和适用情形上均有明确规范。以下是详细步骤说明:
一、协议离婚(适用于双方自愿、无重大争议)
协议离婚是夫妻双方就离婚、子女抚养、财产分割、债务承担等事项达成一致后,通过民政部门办理的离婚方式。2025年政策延续冷静期制度,并进一步优化流程。
1.准备阶段
签订离婚协议书:需明确以下内容:
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;
子女抚养权归属及抚养费支付方式;
共同财产分割方案(如房产、车辆、存款等);
共同债务承担方式。
建议使用民政局模板或咨询律师,避免条款模糊导致后续纠纷。
准备材料:
双方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;
结婚证原件(两本);
离婚协议书一式三份;
双方近期2寸半身免冠彩色照片各2张(部分地区要求红底)。
注意:2025年部分城市试点取消户口簿要求,仅需身份证即可办理。
2.预约与申请
通过当地民政局官网、微信公众号或电话进行离婚登记预约;
按预约时间,双方共同前往一方户籍所在地或常住地婚姻登记机关提交申请;
填写《离婚登记申请书》,工作人员审核材料并受理。
3.冷静期(30天)
自婚姻登记机关受理之日起,进入30天离婚冷静期;
冷静期内,任何一方可撤回离婚申请,需提交《撤回离婚登记申请书》并提供身份证明;
冷静期满前,系统会短信提醒(部分城市已开通)。
4.领证期(30天确认期)
冷静期届满后30日内,双方需再次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领取离婚证;
工作人员审查无误后,当场发放离婚证;
逾期未申领视为自动撤回,需重新预约并重启整个流程。
案例参考:广州王女士因财产分割条款模糊,在民政局被要求修改协议书,导致多跑一趟。
二、诉讼离婚(适用于一方不同意、存在争议或特殊情形)
当夫妻无法达成一致,或涉及家暴、出轨、抚养权争议等情况时,需通过法院诉讼方式离婚。
1.起诉前准备
确定管辖法院:一般为被告户籍地或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;
撰写起诉状:写明原告、被告信息,诉讼请求(如离婚、子女抚养权、财产分割等),事实与理由;
收集证据材料:
婚姻证明:结婚证或婚姻登记档案;
感情破裂证据:分居协议、报警记录(家暴)、聊天记录(出轨)、证人证言等;
子女抚养证据:出生证明、子女意愿书(8岁以上);
财产证明:房产证、银行流水、车辆行驶证、债务借条等。
2.提交立案
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:
起诉状原件;
原告身份证复印件;
结婚证复印件;
相关证据材料;
被告身份信息(如身份证号、住址)。
法院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,并发送《受理通知书》。
3.法院审理流程
调解阶段(必经程序)
法院优先组织调解,若双方达成一致,可出具《民事调解书》,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。
开庭审理
调解不成,进入审理程序;
双方出庭陈述、举证质证;
法院根据“感情是否确已破裂”判断是否准予离婚。
判决与生效
一审判决通常在3–6个月内作出;
若一方不服,可在15日内提起上诉,二审审理期限一般为6个月。
案例参考:上海李先生因未提供分居证明,首次起诉被驳回。
三、特殊情形处理
情形
处理方式
结婚证丢失
到原登记机关补办,或开具婚姻关系证明
一方失踪或服刑
可不适用冷静期,通过法院特别程序或诉讼离婚
存在家庭暴力
可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,直接诉讼离婚;部分城市试点“冷静期中断机制”(凭报警记录等证据提前终止)
涉外婚姻离婚
需提供护照、居住证明,部分材料需翻译公证
四、2025年政策新变化与实务建议
1. 政策调整亮点
材料简化:多地取消户口簿要求,仅需身份证即可办理协议离婚。
冷静期优化:冷静期届满后新增30天“确认期”,逾期未领证视为撤回。
分级冷静期试点:北京等地对婚龄10年以上者设置更长冷静期(如60天)。
家暴豁免机制:深圳、广州试点凭报警记录可申请提前终止冷静期。
离婚一方不同意怎么样才能离婚?
当一方不同意离婚时,诉讼离婚是唯一合法途径。根据《民法典》及2025年最新司法实践,以下是详细流程与关键要点:
一、诉讼离婚的核心逻辑
法院判决离婚的唯一标准是“夫妻感情确已破裂”(《民法典》第1079条)。即使一方不同意,只要能证明感情破裂,法院应当判离;若第一次不判离,6个月后可二次起诉,第二次判离概率极高。
二、诉讼离婚的详细步骤
1.前置准备:收集证据与材料
(1)需准备的材料:
民事起诉状(写明原告/被告信息、诉讼请求:离婚、财产分割、子女抚养等;事实与理由:婚姻状况、离婚原因);
身份证(原件+复印件);
结婚证(原件+复印件,若丢失可到民政局开具《婚姻登记证明》);
子女出生证明(若有子女,需证明抚养权归属);
财产证明(房产证、银行卡明细、车辆行驶证等,用于分割共同财产)。
(2)需收集的证据(关键!):
需证明“夫妻感情确已破裂”,常见证据包括:
重婚或与他人同居:如对方与第三者的聊天记录、照片、视频、证人证言;
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、遗弃家庭成员:报警记录、验伤报告、居委会调解记录、证人证言;
有赌博、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:公安机关行政处罚决定书、戒毒所记录、亲友证人证言;
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:租房合同、居委会证明、聊天记录(证明分居原因是感情不和);
其他情形:如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疾病(如精神病)、婚前隐瞒病史、包办买卖婚姻、一方被判刑(严重伤害感情)等。
2.向法院起诉
(1)管辖法院:
一般向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(被告户籍所在地);若被告离开住所地超过1年,可向原告住所地法院起诉。
(2)立案流程:
到法院立案庭提交上述材料;
缴纳诉讼费(离婚案件每件50-300元,财产超过20万的部分按0.5%缴纳);
领取《立案通知书》及《开庭传票》(法院会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,被告需在15日内提交答辩状)。
3.法院调解(必经程序)
法院会先组织调解(搜索结果),目的是化解矛盾:
若调解成功:双方签订《民事调解书》(具有法律效力,等同于离婚证);
若调解无效:进入开庭审理环节。
4.开庭审理
法庭调查:双方陈述事实,举证、质证(如出示感情破裂证据);
法庭辩论:双方就离婚、财产分割、子女抚养等问题发表意见;
最后陈述:原被告总结观点。
5.判决结果
第一次起诉:若被告不同意离婚,且无充分证据证明感情破裂,法院一般判不离(搜索结果);
二次起诉:判决生效后6个月,可再次起诉离婚。若存在以下情形,法院应当判离(《民法典》第1079条):
① 二次起诉时,双方已分居满1年;
② 有充分证据证明感情破裂(如第一次起诉后仍分居、对方仍有恶习等)。
三、法院判决离婚的法定情形(《民法典》第1079条)
若存在以下情形,调解无效的,法院必须判离:
重婚或与他人同居;
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、遗弃家庭成员;
有赌博、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;
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;
一方被宣告失踪,另一方起诉离婚;
经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,双方又分居满一年,一方再次起诉。
四、注意事项
证据的重要性:感情破裂的证据是判决关键,需提前收集,若证据不足,第一次可能不判离;
二次起诉的时间:第一次判决生效后6个月才能再次起诉,期间不可重复起诉;
财产与子女抚养:离婚时需同时处理财产分割(共同财产均分,过错方少分)、子女抚养(2岁以下归母亲,8岁以上需征求子女意见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