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、《士兵突击》(2006年)
22岁时,王宝强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电视剧男主角作品——《士兵突击》。凭借对角色许三多的精准刻画,他将“不抛弃不放弃”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导演康洪雷透露,王宝强每天都会提前三小时到片场练习军姿,并把剧本翻烂了五本。此剧收视率突破12%,推动了征兵人数的增长,王宝强也因此获得金鹰奖双料视帝,片酬从每集5000元暴涨至20万元。
四、《Hello!树先生》(2011年)
27岁的王宝强为了突破自我,选择降薪80%出演文艺片《Hello!树先生》。在片中,他饰演一个精神分裂的农村青年,通过手指颤抖和恍若迷失的眼神,深刻展现了底层人物的精神困境。这一角色让他摘得俄罗斯、美国、意大利三大电影节的最佳男主角奖,成功打破了人们对他“喜剧演员”的固有印象。
五、《人在囧途》系列(2010-2012年)
26至28岁,王宝强进入了自己的喜剧黄金期,他与徐峥组成的“憨精CP”为观众带来了欢乐。在《人在囧途》系列中,他饰演的牛耿以夸张的表情和即兴台词成了观众喜爱的角色,甚至被北电编入了喜剧教材。系列电影《泰囧》票房高达12.67亿,推动了中小成本喜剧片的产业化,王宝强的喜剧表演体系也被学界命名为“憨喜美学”。
六、《一个人的武林》(2014年)
30岁的王宝强决定转型为动作演员,为此他提前半年进行了泰拳特训。在电影中,他饰演的武痴封于修将少林拳与泰拳相融合,打斗场面展现了其极高的武术悟性。影片的雨中独战百人的长镜头,得到了袁和平的高度评价,并帮助王宝强摆脱了喜剧标签,成功跻身动作演员行列。
七、《唐人街探案》系列(2015-2025年)
31岁至41岁,王宝强的商业价值达到了巅峰。作为“痞帅侦探”唐仁,他成功将方言幽默、肢体喜剧与悬疑推理相结合,令《唐人街探案》系列票房突破200亿,成为全球票房超过15亿美元的超级系列。王宝强凭借此系列成为首个跻身IMDb全球演员榜前100的中国喜剧演员,推动了中国侦探类型片的工业化。
八、《大闹天竺》(2016年)
32岁时,王宝强在经历婚变后首次执导电影《大闹天竺》。虽然该片在票房和口碑上都面临挑战,但他坦诚领奖的态度改变了行业对“失败”的看法。这部电影虽然获得金扫帚奖,但王宝强在片中的自我突破也为他日后创作带来了新的启发。
九、《八角笼中》(2023年)
39岁的王宝强回归银幕,此次他以导演身份聚焦社会底层问题,执导并主演了《八角笼中》。他为角色深入四川山区与孤儿同住三个月,成功减重18斤。影片以其纪录片般的表演风格获得《电影手册》高度评价,票房也高达21亿,王宝强成为了从演员到导演的完美转型者。
十、《棋士》(2025年)
41岁,王宝强再次挑战自我,在电视剧《棋士》中饰演高智商反派崔业,凭借其精准的围棋术语和复杂的角色设定,将知识型罪犯的堕落展现得淋漓尽致。这部剧不仅采用电影级制作标准,还推动了悬疑剧类型的革新。
从19岁《盲井》中的懵懂少年到41岁《棋士》中的复杂反派,王宝强在每个五年阶段都实现了一次艺术蜕变。他的角色轨迹与中国社会的变迁息息相关:从揭示生存困境到歌颂奋斗精神,再到剖析人性深渊,王宝强的每一步都充满了突破与革新。正如他在《八角笼中》所言:“拳头打不破牢笼,但信念可以。” 这种不懈的突破精神,令他成为华语影坛中少见的“年龄增值型”演员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